慕尤丁:华总教总接受华淡小国文课240分钟
2013-09-07 南洋商报/全国版
慕尤丁(中)与教育部部长及官员一同推介大蓝图。左起阿都嘉化、卡马拉纳丹及依德利斯尤索;右起莫西迪、玛蒂娜及叶娟呈。
(吉隆坡6日讯)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指出,在听取各方意见后,他采取折衷方案,把华小及淡小的第二阶段国文授课时间订在每周240分钟。
他说,教育部起初是建议270分钟,但是引起华社的不满。
折衷各方意见
“淡小没问题(接受270分钟的国文授课时间)……在与华总及教总会面后,最后我们采取折衷方式,即每周240分钟,他们也接受,这就是我们的决定。”
他推介教育大蓝图后在记者会上说,教育大蓝图主要是谈及我国未来的教育转型方向及政策,因此华小第二阶段国文授课时间只是管理及行政的问题,那就是涉及教学执行方案问题,所以没有被纳入大蓝图中。
询及华社对240分钟的反应时,慕尤丁形容,虽然华社建议210分钟,但在提出240分钟的折衷方案后,看起来没引起极大反对声浪,相信应可接受的。
提及淡小第二阶段国文授课时间是否一样为每周240分钟。
他说:“我们要公平,总不可能要求华小上课240分钟,而淡小却有不同的时数。”
否认“消灭”母语
慕尤丁也提到有人误会增加国民型学校的国语上课时间,将会减少母语教学的上课时间或节数。
“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增加国语上课时间,是因为国民型学校认为国语并非他们的母语,以致国语课程标准的水平较低。”
抢救华淡小国文
他说,由于不能让国民型学校的国语课程标准一直处于低水平,因此在避免出现很大差距的情况下,有必要增加上课时间。
“政府由始至终都没有意图要透过教育大蓝图‘消灭’或‘减少’华小、淡小、国民型学校、华文及其他母语的地位,我早前也说明,因为在大蓝图内,这些依然一如往昔。”
助解华团疑虑
慕尤丁说,无论如何,教育大蓝图推出后整体上获得不错的反应,该部与各利益相关者都有展开讨论,他们也提供不少的建议及反馈。
他说,虽然早期有许多人不明白教育大蓝图的内容,但是在过去2年,该部通过各项对话会及会面,以让相关各造都有更深入的了解。
他指出,代表华社的团体数周前也与他会面,进一步咨询教育大蓝图的资料及内容,尤其是华小、华文及母语教育的地位等。
强化国英文
他透露,一些华社团体就疑惑的地方请他讲解,例如国民型华小及淡小的地位、华文及其他母语的地位。他们了解大蓝图内容后,也表示接受。
另外,他也提到华小及淡小不再推行英文教数理政策,腾出来的节数将可用来强化国文及英文,所以才会增加国语及英语授课时间。
分三阶段转型
根据教育发展大蓝图,我国的教育转型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2013至2015年期间,通过加速实行,专注于提升系统;这个阶段将专注于提高现有教师素质以提升教学素质,提高学校领导及提高马来文、英文及算术的能力。
重组师资配套
教长慕尤丁说:“第一阶段结束后,教育部将确保所有教师、校长及学校达至最低素质标准水平。”
第二阶段即2016至2020年期间,教育部将实行国家教育结构的改变,加速第一阶段的改变进程,包括所有41万名教师及1万名校长将有新的职业生涯配套,以及教育部将重组结构。
小学及中学标准范围将检讨,以解决担心知识及技能不配合世界经济发展的问题。
革新提高成就
第三阶段即2021至2025年期间,将专注于提升运作的灵活性迈向卓越,所有学校、教师及校长需要获得超过最低水平的表现。
教育部将提高大部分学校至各校管理模式,以及根据教学的革新、发展自我可持续性发展以启发革新及提高成就的表现,发展学校成功模式。
为了确保落实蓝图目标,教育部将执行数项措施,包括领导层的承诺,以及设立教育表现及执行单位(Padu)来促进蓝图的执行。
放眼达5绩效目标
教育发展大蓝图放眼达到5个绩效,即教育机会、素质、平等、团结及效率。
根据大蓝图,教育部要确保在2020年之际,学前教育至高中(中五)取得百分百的教育机会。
政府希望在2020年之际,能拉近城市及乡区学生的表现差距、社会经济、男女学生的表现差异,以及打造一个能让各种族交流及分享经验的教育制度,从而巩固国民团结的基础。
至于效率,虽然政府将继续维持适时的投资水平,但教育部希望按适时的拨款提升学生绩效。
考题趋向高阶思维
政府希望在2016年之际,国内40%的小六检定考试及50%大马教育文凭考试,教师将无需预测考题及出题范围,学生也无需默背学习内容。
言下之意,这是采取高阶思维的方式出题。
慕尤丁说:“反之,学生将受到批判性思考及在不同情况运用知识的训练。”
为了贯彻高阶思维技能,考试范围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TEM)科目的评定将重新研究。学生将获得更多学习时间,以及通过实验室做实验及项目学习实际运用知识,特别是科学及数学。
英文教师分级测验
为提高英文教学,所有6万1000名英文教师必须在两年内,进行剑桥分级测验。
另一方面,慕尤丁说,为让人民有普世价值,大蓝图加强回教教育及及道德教育,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及谅解。
【2013-2025教育大蓝图】
●鼓励转换为政府学校
●建议半日制改全日制
●参与社区服务才毕业
●保障母语媒介语地位
●保留改进预备班教学
●延长上课时间教英文
●国文教师受程度检测
●小学将推国文辅导班
(南洋商报)
华教3造驳斥慕尤丁言论坚决反对国文课240分钟
2013/9/7 南洋商报/全国版
(吉隆坡6日讯)教总、华总和全国校长职工会重申坚决反对华小第二阶段国文科每周240分钟的措施,重申要求210分钟,并对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指有关决定获得前三者的接受,深表震惊。
完全不符合事实
他们对慕尤丁今早在教育发展蓝图推介礼的记者会上,指他们接受240分钟方案的谈话,感到非常不满和极度遗憾,因为这完全不符合事实。
教总、华总和全国校长职工会发文告说,他们在2013年9月3日和副首相交流时,双方针对华小第二阶段国文科上课时间进行讨论。
文告说,当时教总、华总和全国校长职工会明确向副首相表明反对教育部建议每周270分钟国文科上课时间,并提出每周210分钟的建议,同时也表示这是广大华社的意愿,且符合华小实际的教学需求。
“当时,教总也移交了732所华小共1604个董事会、家教协会和校友会要求华小国文科每周210分钟的联署名单予副首相,明确要求教育部接纳华小三机构的意愿。”
文告指出,副首相在交流会上提出华小国文科每周240分钟折衷方案的建议,但是教总、华总和全国校长职工会明确表明不能接受,坚持必须每周210分钟的国文科上课时间,以符合华社的意愿和华小的实际需求。
不曾同意副揆建议
“副首相当时表示,会把华团坚持要求210分钟国文科上课时间的意见带回去教育部讨论。”
文告强调,在整个交流会上,教总、华总和全国校长职工会,由始至终都不曾同意副首相每周240分钟国文科上课时间的建议。
“事实上,在当天和副首相交流后的记者会上,教总、华总和全国校长职工会也明确对外表示,在华小国文科上课时间的课题上并没有和副首相达致共识,因为教总、华总和全国校长职工会依然坚持华小第二阶段国文科每周210分钟的上课时间。”
教总、华总和全国校长职工会再次重申,坚决反对华小第二阶段国文科每周240分钟的措施,并会展开后续工作,继续争取每周210分钟的上课时间。
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斯里廖中莱:华教白纸黑字列主流
在教育大蓝图里,华文教育白纸黑字的列在国家的教育主流,慕尤丁讲得非常清楚,华文教育不仅在主流,政府也承诺提供资源提升华校和其他源流的教学素质。
包括大蓝图提到的11项具体革新,都会在华小落实。教师的工作量也会减低,专注于教学。
大马国民型中学发展理事会主席●林荣华:国语差学生留校进修
让国语能力差的学生留在学校参加进修班,教师也应该配合,这对家长也好,他们不必把孩子送到校外补习。
希望政府重视国民型学校,我们会与教育部合作。
教总委任理事●李毅强:母语教育不会被消灭
第一次的汇报和今天的推介,我们还没有看出当中的分别,但慕尤丁已重申了母语教育受教育法令保护,在大蓝图里也说明了母语教育不会被消灭。
民政统考文凭特等别协调员●刘华才博士:无意推行单元教育
民政对教育大蓝图感到满意,因它最络是与国际水准接轨,若有争议,应交给专家探讨,民政的立场仍是捍卫母语教育。
大蓝图的内容与我早前提到的6大点相符,包括独中纳入“其他教育”类别,各源流学校在1996年教育法令保护,由此可见,政府无意推行单元教育,也无意关闭其他源流学校,特别是华小。
行动党副宣传秘书●张念群:方向正确须善用资金
教育大蓝图提到特殊儿童教育和国民型学校,这是好的开始,惟不晓得在推行时,是否有实际的方针,这方面有待观察。
虽然大蓝图的方向正确,但必须善用资金,若贪婪使用,不仅取不得预期的效果,还会打击国家的经济。
教专总秘书●骆燕萍:全日制须教师同意
大蓝图中的全日制,应征询教师的意见及同意。
教育部早在10年前已有计划推行全日制,但当中很多问题还不能解决而作罢。例如华小的空间问题,他们都设立上下午班。
政府也要体谅教师的工作量,若延长上课时间,将加重教师的负担。
(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