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1 Nov 2024
赤道论坛
Laman Web Khusus Pendidikan Bahasa Cina Malaysia
马 来 西 亚 华 教 专 页
Malaysia Chinese Education Special Page
赤道论坛
马来西亚华教专页

华教视窗 - 【华教视窗】 ~ 1599

19/11/2024 14:37
学习汉语重要吗?

2024/11/17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副刊

~作者:孔奇兰


11月9日(星期六)上午,适逢陈万新老师逝世一周年忌日,孝顺的儿女们,为了纪念他老人家,在任抹市举办讲座会。


节目开始前,两位年轻教师开场白,大家起立齐唱国歌,陈万新两位儿女也先后讲话,过后播放陈万新老师生前活动的视频,为印尼华教,他激昂有力的讲话,激发励志,很感人,坐在我旁边的张玲玲主任默默擦眼泪,目睹他老人家对华文教育的执着奉献不小,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效仿的。


这次的讲座特邀请王小明博士主讲,陈老师很有眼光,他选对了人,保送王小明去中国深造,他学业有成,如今学成归来,到处宣传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他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认陈老师为父。这次他主讲:“为什么要学汉语,汉语重要吗?”这问题,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王小明博士说,中国人口多,经济发展迅速,我们能掌握好汉语,有助于我们的前程,交际的广泛,也不难找到工作。目前华族子弟学习汉语的信心远不如友族子弟的热忱,为什么呢?友族子弟想改变命运,学会了汉语不难找到工作,也提高身份,而华族子弟多半有优越的条件,继承上一代的事业,坐享其成,学不学汉语无所谓,生活有保障。王小明博士强调说,印尼有很多族群,譬如马都拉族,就必须会讲马都拉语,爪哇族也得会讲爪哇语,华族一定要会讲华语。他还说,家里的小孩,用汉语当母语。这是大家必须要慎重思考。我个人在想,警钟长鸣,不要日后造成友族子弟讲华语,而华族子弟讲印尼语,面对这样的状况,你们会有何感触呢?


华文教育断层32年之久,直到1998年华文重见天日,一批华社精英,有识之士挺身而出,披荆斩棘,为华文教育铺路。记得2000年,已故符福金老师召开大会后,三语学校,华语补习班犹如雨后春笋开办了,在前辈们默默耕耘下,指引开路,突破千辛万难走到今天……


为了汉语教师的迫切需要,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从2003年开始,每年保送学生到集美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留学4年,拿到学士学位后,回来当汉语教师。


可是,据目前的情况而言,派去的学员,我们华族子弟远不如友族子弟那么热忱。就看今天的讲座会,出席者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友族学员及家长,我们华族呢?有如此情况深感遗憾,我询问任抹三语学校负责人陈娟娟老师,她无话可说,只能苦笑。


今天的讲座会,由白大力老师主持,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主席苏先源致辞鼓励,副主席陈慧莲老师也讲解有关事宜,包括申请奖学金等问题,现场的嘉宾反应很热烈,很感兴趣,提出各项有关方面的问题,陈老师也一一解答,直到他们满意为止,凡是提问者,各拿到王小明博士出版的文集。宋老师也解说奖学金的各种项目,地点,包括一年领取中国汉办一万块人民币的补助,鼓励大家把握好这良机。


今天的讲座会,圆满结束。


回程前,我们一起去陈万新老师墓地,撒花,上香,王小明边撒花边哽咽,王小明是懂得感恩的人。我在陈老师墓地前上香,深深三鞠躬,心里念叨:陈老师,您不白来人世,您为华教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您的善举,您的选择是明智的,生命的价值在于贡献,您很伟大,您的精神永垂不朽,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华教史册将永远铭记您的芳名。华族因您为荣,您风范犹存,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以您为借鉴,鞭策自己好好学习。子女们继承了您的遗志,很是欣慰。愿您在天之灵得于安息,我们永远怀念您。


 

歌声裡的中华情怀


2024-11-18  光明日报/好评

~作者:王楨文


最近,刘德华在台北演唱了一曲《中国人》,引发了广泛讨论。对於中国和海外的华人来说,这首歌的旋律与歌词唤起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共鸣;而对於台湾的听眾而言,情感可能更加复杂,既有感动,也带有些许思考。了解两岸歷史背景的人,大概能够体会其中的深意。


这首歌发行於1997年9月,為纪念香港回归而创作,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和自豪感。凭藉激昂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它成為刘德华音乐生涯中的代表作之一,也广為传唱,深深扎根於听眾心中。


两岸关系深远影响


像我这代人,出生於六十年代,亲歷了过去五十多年的社会变迁,其中两岸关系的演变对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也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回想从中学到大学的时光,港台地区的爱国歌曲曾是那个年代的音乐标誌,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成长轨跡。


当时,香港歌手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我是中国人》,汪明荃的《勇敢的中国人》,叶振棠的《万里长城永不倒》,以及台湾歌手费玉清的《中华民国》(又名《中华民族》)、施孝荣的《中华之爱》,罗大佑的《东方之珠》,侯德健的《龙的传人》等,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这些歌曲不仅在港台广為传唱,也通过本地歌手的翻唱融入了我们的文化记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港台地区的音乐和影视產业十分繁荣,其流行文化对外传播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港台地区凭藉经济与文化的成熟发展,输出了大量优秀的音乐、影视作品,这些作品成為我们成长岁月中的重要记忆。


华人文化继续传承


进入九十年代,两岸三地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香港与澳门相继回归中国,台湾也逐步推行民主化改革,并实现了政党轮替的政治进程。这些变化标誌着两岸三地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同时也带来了更复杂的两岸关系。一方面,两岸之间的经贸、文化交流日益紧密;另一方面,如何化解分歧、寻求合作仍是需要智慧与耐心的课题。


如今,刘德华的这首歌已发行27年,再次响起时,旋律不仅触动了海内外华人的文化认同,也唤起了无数对两岸关系的深思。这首歌凭藉其真挚的情感和强烈的民族情怀,跨越了时间与空间,成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徵。

 

关於两岸三地对这首歌的不同解读,我们无须赘述。更重要的是,它传递出的团结与认同的情感,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珍视的纽带。虽然两岸议题仍有待解决,但无论身处何地,华人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精神共鸣,都会继续传承下去。


刘德华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将这首歌的精神与意义唱出来,希望能為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自豪提供不竭动力。


 

谁可以进入大学?


2024/11/16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瑞泰


放眼看全世界的大学入学机制,我国的国立大学入学大概是最多包袱那一类,除了长久以来土著、非土著的录取比例外,近年来还有预科班与中六两种学制不同引发的争议。如今为了处理一年制预科班与18个月制中六种课程之间的落差,高教部更建议要实行统一考试制度,试图解决两种学制带来的问题。从这方面看来,高教部很显然想要拨乱反正,但一个统一考试制度就能够扭转乾坤吗?


又或者说,进行统一考试制度来决定谁能进入大学这种模式还能够满足今天大学人才培育的需求吗?如今的大学教育源自欧洲的教会,最早的大学是仅有少数社会精英阶级才能够享受的特权,能够挤入大学受教育的非富即贵,平民百姓如果有机会进入大学的窄门,就意味着鸡犬升天,而今天国内很多人仍对大学教育有着这种过时的期待,总以为进入大学人生就会成功。


只是半个世纪来随着全球教育资源的增加,各国的教育普及下,大学早已经成为基本学历,因此我国大学入学机制是否还需要继承过去的保守方式?尤其是随着交通与网络科技的发展与革新,未来全球人力的流动将成为常态,我国大学毕业生是否能够在这种新常态中安身立命是大学教育管理者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受限于我国独有的国情与社会文化条件,使得大学学额成为数十年来难解的政治课题,但凡教育遇上政治,政治就会凌驾在教育专业之上,未来的国家主人翁注定会被牺牲,数十年来我国已经有不少精英因为如此原因来被迫外流,令我国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国家产业发展上处于被动的情况,失去许多先机。


今天全球科技发展迅速,即使人工智能再怎么先进,背后还是需要人类的使用与整合,国家必须要在这个时候思考如何抢占发展先机,如果我们仍在为谁可以进入大学争论不休,那必然会失去重要的人力资源,结果肯定会在这场竞争中失去优势,沦为陪跑的角色。


闭门造车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主导全球竞争的是跨国集团与国际企业,国家更多时候只能够扮演辅助的角色,谁能够提供企业主所需要的人力和资源,谁就能吸引大集团的投资,从而掌握发展契机,如果我们继续困在过去的思维,仍纠结在哪一个群体可以获得更多的名额,那只会沦为未来失败的笑话而已。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真心希望国家领导人能够有魄力的甩脱不合时宜的包袱,带领国家走向改革与发展,在全球人才竞争的战场中走出一条属于我们的路。


 

往昔如梦只因书


2024/11/14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副刊

~作者:潘玉毅


“小毅,一起去看书啊!”“哪里?”“省图。”“好嘞,马上到。”隐约间,听到有人喊我,迷迷糊糊地,我从床上一跃而起,往书包里塞入笔记本和笔,匆匆下了楼。走到楼下才猛然发现,自己好像毕业已经很多年了。


十几年前,当我还是一名大四的学生,我们学校本部离陕西省图书馆不远。出学校南门沿着东西向的马路往西而行,再折向南边,大概走个二十来分钟就能抵达。有时周末起得晚,为了省下时间来啃食书籍,走到西安科技大学与长安大学交界处,我会先过天桥去南北向的饺子馆里吃一碗饺子,随后顺着小寨东路直抵图书馆。


进到图书馆里面,我不到闭馆通常不会出来。这种感觉,就像到了一个藏金窟,不多取点金子有点对不起自己。我看书向来比较驳杂,不拘门类,到了图书馆,从书架上随便取来几本书,东翻翻,西看看,能乐呵好久。


同样是读书,我以前的读书习惯要比现在好得多——有的书详读,有的书略读,看到喜欢的句子还会摘抄笔记,或默念成诵,不像现在,翻两页就不想动了。


陕西省图书馆之所以令我难忘,还因为在那里收存了黄景仁的《两当轩集》。初中时候,我因为偶然间读得黄景仁的诗句,倍觉欢喜,于是满世界地找他的诗读,却一直求而不得。乍然在图书馆里得见,那种感觉,就好像追了多年的梦忽然有了回应。


怕那本书被人借走,我边看边背,时不时还做些笔记。每每读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就用笔在本子里摘录下来。一日两日,一本两本,不知不觉就积累了许多。


如今已然十多年过去了,回想往昔,昔日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返回首页